1986年,每天早晨上班的人推车过海珠桥。安哥 摄/fotoe
广州“拜客”呼吁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 提倡绿色出行
“骑行是无限快意的,中学时代几乎所有的快乐时光都与自行车有关。回归骑行的生活是一种幸福,但这样的幸福在广州似乎渐行渐远,偶尔的光临也大打折扣。这个国庆最大的愿望,就是单骑乡间行。”
国庆假日将至,这个国庆去哪里,怎么过?一想到路上的堵车和各大景点的人山人海,不少市民就开始心里发怵,国庆干啥好呢?日前,市民刘先生发在朋友圈的一则国庆“骑行”帖子引来大量认同,配图是一排崭新的、广州正在着力推广的公共自行车照片,一下子唤起了不少人的“骑行”记忆和对广州慢行交通系统的期待。我们是否还可以像当年那样,骑着单车去上班上学,享受一段慢悠悠的人生时光呢?
文/广州日报记者李栋、申卉
往昔
1988年10月26日清晨,时任《广东公安报》摄影记者的周晓辉,在海珠桥南端一幢楼的楼顶拍下了一张照片,名为《上班时间的交通》。照片中,海珠桥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推自行车的“上班一族”,连人行道也被自行车潮“淹没”了。“好似观景一样好睇!当时每天早晨8时前的20分钟最为壮观。据当年交警部门统计,此处高峰期每小时的自行车流量达8万辆之多。”周晓辉说。
1998年,当周晓辉来到当年同一位置上拍摄海珠桥上景观时,眼前再也看不到当年汹涌的自行车潮了。照片中,自行车明显减少。
1998年,广州市的摩托车已达80.3万辆,比10年前的13.4万辆增加了近5倍。“自行车时代衰落之日,正是摩托车时代兴旺之时。穿梭在机动车道上的摩托车手,大都是以前的骑自行车者。”
2008年10月,周晓辉带着相机,又再重临故地,只见20年前海珠桥上的自行车潮被川流不息的汽车流所取代,摩托车从2007年起退出历史舞台,排队过桥的公交车、私家车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“骑车谈心”是温馨回忆
“读书的时候大家都骑车,那个时候可好玩啦”,回忆起读中学时的自行车故事,刘女士感觉一下子像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年代,自行车上承载着太多青春的记忆。
1996年到2002年,刘女士的中学时代是在省实度过的,“那个时候,买楼的人少,买车的人也少,能够让小孩子在学校里觉得自己最牛的有两样东西,一是鞋子(因为都穿统一的校服,鞋子才能体现个性),二就是自行车。小孩子爱比谁的自行车更靓更有型,骑山地车的男孩子都会比较受女生欢迎一些。”
刘女士说,只要家住得稍远一点的同学都会骑车上下学,一群少男少女推着车边走边聊,自行车也成了男孩子追女生的绝佳道具,骑着自行车一路载着女生送她回家,成为青春时代最美好的回忆。
小孩跟父母之间的交流谈心也是在自行车上完成的。刘女士回忆说,小学时每天从越华路到越秀南路,两三公里的路程,大约要骑15分钟左右到达,父母轮流接送,一边推着车,一边问今天学到了什么啊,今天在学校里过得怎样啊,甚至连背诵课文都是在骑车路上完成的,那个场景至今都觉得很温馨。
探亲工作全靠“两个辘”
“上次骑自行车可能要到30多年前了。”回忆起自己的自行车岁月,年届93岁的老人沈华说,退休前,他是一名交通管理部门的业务员,常常要到广州周边的四乡八邻购买各种材料,于是,单位分配给他一辆红棉牌自行车。“我到哪里都蹬着这辆自行车,就像我的脚一样。”
除了工作,平时的许多事情都离不开自行车。沈华是佛山南海人,以前每次从广州回家乡探亲,他都是骑着自行车,一路向南,骑上1个多小时回老家与亲人相聚。“从西关到芳村,过黄岐那座桥,再骑一段就到南海了。”
沈华说,那时候的桥拱很高,骑单车上下桥非常艰难。“有一次我刚好过桥,遇到一个小贩的轮胎坏了。”沈老说,这可急坏了小贩。眼顾四方,附近根本没有修车铺,车就这样坏在桥上。幸好沈老灵机一动,“我知道南华西路有家单车铺可以换胎,我就帮他看着水果,让他先去修好车。”事后,小贩一直说要给些钱报答沈老,但沈老则摆摆手:“不需要这么客气。”
回忆当时的情景,沈老笑言,那时候人与人之间没有欺瞒、彼此信任。
今时
骑车既便利又有益健康
市民伍先生至今一直坚持骑车上班,每天他要从海珠区的南洲路骑到越秀区的人民中路,途经东晓南路、前进路、江南大道、海珠桥、解放路、大德路,单程9.8公里,正常情况下,要花费45分钟,如果骑快点,可能30多分钟就能到。
“比坐地铁和公交都要快”,伍先生选择骑车上班的原因,一是因为骑车更加便利。他计算过,因为他家到单位的距离在10公里左右,如果是坐地铁,加上来回走到地铁站和转线的时间,全部算上大约需要一个小时,而坐公交就更堵了,有时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。此外,骑车也可以锻炼身体。
“其实一直都有自行车道的”,伍先生说,像东风路、广州大道、中山大道部分路段的自行车道,经过城市改造确实不见了,但不少地方还依然保留着自行车道。比如在江南大道,部分路段的自行车道就是跟公交车道混在一起的,也有部分自行车道被移到了人行道上,“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”。
伍先生记得,在2000年以前,骑自行车的人都比较多,有时从学校骑到家里,路上能超过几百辆自行车,之后,就慢慢变少了。
城市扩张 自行车被冷落
父亲蹬着自行车,儿子坐在车后座,这是不少“80后”广州仔最深刻的记忆,已经28岁的陈嘉俊就是其中之一。陈嘉俊是“拜客广州”的创始人。拜客广州的发起,正是为了关心广州自行车的出行环境,关注公共自行车服务。
说起自己的自行车记忆,陈嘉俊回忆,小学时代,父亲的形象对他而言就是自行车上起伏的背影;到了初中时代,同学们在街头巷尾互飙自行车,成为当时不少学生快乐的源泉;而到了高中,随着公交车和地铁逐渐发达,他变得很少骑自行车;直到在广州大学城上大学,自行车再度回到了他的生活之中。然而,当他再次找到骑行的乐趣,毕业后忙碌的城市生活袭来,自行车似乎已经成为时代的“弃儿”。
在他看来,自行车的衰落与城市的扩张有关。“以前,从西关到天河就像出国那么远,我们骑车很少去。现在坐地铁、公交、私家车都方便了,自行车渐渐衰落。”
然而,对他而言,骑自行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,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。“以前我们读初中的时候,几个好朋友一起骑车回家和上学,彼此都知道家住哪里,很亲切。而现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,坐在车上,似乎只记得起点和终点在哪里。”他感慨。
自行车道设置有待完善
陈嘉俊认为,目前广州的慢行系统仍然有待改善,虽然从数量上看,自行车道看起来足够长,但部分设置得并不合理,导致实用性不强。“例如这条路有自行车道,下一条路也有自行车道,但往往中途的路口是断开的,”在他看来,这样的设置让骑自行车的人无所适从,“还有的自行车道建在人行道上,甚至丝毫看不出这就是自行车道。”
他认为,提倡绿色交通、绿色出行,首先在城市规划上应该有自行车的一席之地。“可惜广州的自行车线网还不完善。”他以过江桥梁隧道为例,无论是以前建的鹤洞大桥还是新建的洲头咀隧道,都不允许自行车通行。这让渴望以自行车代步的人们十分失望。
在公共自行车服务方面,在陈嘉俊看来,这是“有效提倡绿色出行,减少‘五类车’使用”的一剂良药。但目前公共自行车服务仍然参差不齐。在brt沿线的公共自行车借出率颇高,这是因为人们可以在brt沿线借车,在所居住的社区还车,十分方便。相反,地铁沿线的公共自行车却显得不太实用,“借车还车都要在地铁沿线,对骑行者来说,既然借还车都在地铁沿线,坐地铁岂不是比骑自行车更加方便?”陈嘉俊希望,自行车可以融入日常通勤和娱乐中,随着自行车种类的丰富,自行车能够重新找到生机,回到城市怀抱。